《放學后》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早期作品、代表作之一。1985年,《放學后》獲得江戶川亂步獎。草長鶯飛的青春,忽如琉璃般生生粉碎。當美麗、純粹、真實的事物被破壞,重視的回憶和夢想被摧毀時,恨意便開始萌發,恣意蔓延開來……在這所清華女中,有人喜歡我,有人恨我。星期六早晨,車站月臺上,有人突然從旁撞來,我險些跌落鐵軌;星期一放學后,我游完泳進入淋浴間沖洗,差點中機關觸電身亡;星期二放學后,一盆天竺葵從教學樓三層墜落,直直砸向我頭頂;星期四放學后,一位老師被毒死在我常用的更衣室,他是替我而死?悚然之間才明白,我似已無路可逃……
故事發生在一所女子高中學校,該書的主人公前島老師為了生存,在女子高中教書,但他本人對教書無一點興趣,私下被學生稱作“機器”,但由于前島三次在放學后遭人暗算,內心十分緊張。前島是射箭社的指導老師,在一次放學后的社團活動結束時,與射箭社社長惠子同學一同前往更衣室時,發現在男更衣室中毒身亡的村橋老師,警方隨即展開一系列調查,因為一直遭到暗算,所以前島老師對此案也十分掛心,并了解到該校麻生老師與村橋老師關系密切,但案子總是并無大的進展.....
讀過這部東野成名之
作,終于明白一件事來?!斗艑W后》之前,東野默默無聞;自從江戶川亂步之后,東野一下子摸到了“東野時代”的命門。十年之后,尤其是《白夜行》之后,時代屬于東野。這就是動機。作案動機。江戶川亂步、松本清張諸大師,主要在于尋找真相。東野將真相輕輕放下。并非真相已不重要,只是他的時代里,“真相”只是鋪墊。于是,從這里開始,從“放學之后”開始,他不寫真相,只寫動機。(他當然也寫別的真相,無妨。)此后但凡名作,無一非案關動機。
1984年,東野圭吾以《魔球》應征第30屆亂步獎,最終入圍決選,離拿下大獎僅一步之遙,亂步獎負責人鼓勵他第二年繼續投稿。東野圭吾第二年應征亂步獎的作品就是《放學后》,《放學后》的題目,取自東野圭吾去金澤旅行時車站附近一家咖啡館的店名。
東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85年,憑《放學后》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開始專職寫作。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入圍第120屆直木獎;此后《白夜行》、《暗戀》、《信》、《幻夜》四度入圍直木獎;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將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及當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一并斬獲。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筆鋒越發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之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駭然。......
《放學后》最新章節:被對方的刀刃刺中時,雙膝已經脫力,趴倒在路上。我手按住腹部,感覺上熱乎乎的,又有強烈腥味!。好像被什么吸取似的,意識逐漸消失。。但,我不能死。即使我死在這里,也是不留下什么,只會讓裕美子成為殺人兇手而已!在柏油路上,我一直等待著有誰路過,如果只是等待,我還能夠做得到。。感覺中,好像要開始放長期假一般。。(全書完)。.....本頁提供放學后全本免費在線閱讀,喜歡的書友可點擊【ctrl + D】收藏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