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指1950年6月爆發于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后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1-2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御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埃塞俄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后,終于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朝鮮戰爭是一場充滿現實感的戰爭:六十年來,朝美“戰爭”從未結束,還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F代政治的牌局似乎六十年前就已布
陣。朝鮮戰爭是一場特殊的戰爭:它充滿現代戰爭的特征,既是一場國際政治的生死搏斗,又昭示人的精神的強大。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就這樣被一個從來沒有到過朝鮮的年輕的美國參謀在三十分鐘的時間里,分割成了兩半。就在前一天夜里,在戰爭西線清川江前線作戰的中國軍隊事先沒有任何預兆地突然消失了。自出國以來便在生死中搏斗的第三十八軍的士兵們,臉上煙火斑駁,身上衣衫襤褸,他們圍著這臺收音機站在硝煙繚繞的公路上一動不動。那座使美軍陸戰一師無路可繞的橋,叫做水門橋。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一六師三四七團七連司號員鄭起于1951年9月30日收到一張紅色請柬,上面寫著:謹請光臨——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5月29日晚,朝鮮中部大雨如注,看見渾身濕透的洪學智,彭德懷用最低沉的聲音說:出事了。就是把六十三軍打光,也要在鐵原堅守十五到二十天!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本頁提供朝鮮戰爭全本免費在線閱讀,喜歡的書友可點擊【ctrl + D】收藏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