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后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F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渡胶=洝啡珪F存18篇,其余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稘h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渡胶=洝钒姹緩碗s,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F可見最早版本為晉郭璞《山海經傳》。但《山海經》的書名《史記》便有提及,最早收錄書目的是《漢書·藝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為是禹、伯益,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現多認為,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
《山海經》的版本以
清代刻本最多,明刻本次之,宋元刻本甚為稀少。今天所能見到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淳熙七年池陽郡齋刻本,現藏于國家圖書館。比較重要的刻本還有:明代成化四年北京國子監刻本,由于是國家刻書,此版刻工頗為精良,為諸家大圖書館所收藏;明代嘉靖十五年潘侃前山書屋刻本,為上海圖書館和浙江省圖書館收藏。此外,明代成化年間吳寬抄本《山海經》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明抄本,書后有吳氏所作跋,今藏于國家圖書館。由于吳氏書法精美,使該書的價值陡增。而現今流傳較廣的《山海經》版本有《四部叢刊》本和《二十二子》本等?!渡胶=洝肪哂蟹欠驳奈墨I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渡胶=洝酚绊懞艽?,也頗受國際漢學界重視,對于它的內容性質古今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如司馬遷直言其內容“余不敢言也”,如魯迅認為“巫覡、方士之書”?,F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
《山經》分為《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5個部分,故《山經》又稱作《五臧山經》(或作《五藏山經》,臧、藏為古今字)?!逗=洝贩譃椤逗M饨洝贰逗冉洝贰洞蠡慕洝??!逗M饨洝钒ā逗M饽辖洝贰逗M馕鹘洝贰逗M獗苯洝贰逗M鈻|經》4個部分;《海內經》包括《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4個部分;《大荒經》包括《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海內經》5個部分?!渡胶=洝肥且徊砍錆M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它的學術價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它大量地、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內容,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
《山海經》最新章節: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為歌舞。帝俊生三身,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本頁提供山海經全本免費在線閱讀,喜歡的書友可點擊【ctrl + D】收藏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