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樓主,本名李壽民,是中國武俠小說作家。其父李元甫曾任蘇州知府,為官清廉。李壽民幼時常隨父宦游南北、飽覽各地風光。“還珠樓主”是他使用的筆名,而且一以貫之,直至擱筆。1961年2月因患食道癌去世,享年59歲。代表作《蜀山劍俠傳》。本名李善基(1902~1961年),后改以李壽民行世,1949年后又改名李紅,四川長壽人。清朝光緒廿八年(1902年)生于一官宦世家。其父李元甫曾任蘇州知府,為官清廉。李善基自幼即隨父游歷各地,走遍大江南北。曾經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大好河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一生中的作品多達4000余萬字。與“悲劇俠情派”王度廬、“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共稱“北派五大家“。在解放前的重慶籍.......
他雖然只上過私塾,卻對佛道醫卜星象都有心得。17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19歲時隨母親移居天津,在《大公報》供職,兼作家庭教師。23歲進入軍界作幕僚?;楹鬄樘旖螂娫捑志珠L秘書,兼寫京劇劇本。
他的小說處女作《輪蹄》署名“還珠樓主”,自述奔波經歷和少年戀情,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當時北方武俠小說十分流行,李壽民本人也很想把所歷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
約在1930年前后,天津的《天風報》缺少一個武俠長篇,他在人家鼓動之下,就以《蜀山劍俠傳》為篇名,一天天地寫下去,而還珠樓主的名頭也就開始響了起來
他的創作欲望因此高漲,再加上生活的壓力,他最多的時候竟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過足煙癮之后,指天劃地,滔滔而談,請人代錄出來,即為美文。
李壽民“蜀山系列”,正傳、外傳、別傳、前傳、后傳……達到了30多部,畢生著有武俠小說36部:《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等11部出世仙俠(劍俠)系列小說,述正邪兩派劍仙間善惡之爭,文筆華美,極富詩情,想象瑰麗,氣勢磅礴,且融冶儒、道、釋三教哲理于一爐,寓意深遠;《云海爭奇記》《兵書峽》等25部入世武俠小說,提倡崇善除惡、孝友義俠,表彰人的價值尊嚴。還珠武俠諸著,對鄭證因、朱貞木、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名家均有啟迪之功。
日寇侵占華北以后,日本人要他合辦刊物,他不答應,結果被抓去關了兩個月。出獄以后,生活十分困苦??箲饎倮?,他再次到上海,正氣書局的陸先生勸他不要再涉足政界軍界,還是住在上海寫稿子,生活想來總是可以維持的。他于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橋北面,一直寫到1948年。
解放后,他于1956年在報上寫過關于神怪荒誕小說的公開檢討。
后來任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委員,寫了一些戲,還寫過小說《劇》。1959年他中風,1961年3月去世。
其作品代表了民國武俠荒誕怪異的一派,融合神話、志怪、劍仙、武俠于一體,進行高度藝術化的想象發揮,尤其是各種劍仙神術、奇幻法寶,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大氣魄,對后世武俠作家影響巨大,幾乎無人可以企及,如臺灣武俠泰斗古龍,就曾說到他受還珠樓主的影響頗深。
主要作品為1932年以筆名“還珠樓主”于天津《天風報》發表的長篇連載《蜀山劍俠傳》,聲譽鵲起。臨終前口授完成長篇小說《杜甫》,二日后逝世,享年59歲。
還珠樓主的一生,歷經曲折跌宕,極富傳奇色彩。他7歲便登過峨眉、青城,10歲時在他的塾師帶領下再登峨眉、青城。這位王姓塾師不是一個腐儒,他為還珠導游,隨處講說掌故,如數家珍;還珠樓主12歲喪父,隨即由他的母親帶往蘇州投親,家境驟變。在蘇州,李壽民認識了長于他3歲的文珠姑娘,這姑娘面目清秀,性格溫柔,彈得一手好琵琶,他們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漸漸產生了感情,形影不離,到李壽民16歲時,他終于察覺自己正處在初戀之中。但是李壽民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謀生。他與文珠分手后,仍時時書信往來。不料天不從人之愿,變起非常,文珠竟落入煙花隊中,此后音信不通,使李壽民在精神上受到一次痛苦的打擊,直到李壽民婚后,仍不時念及文珠。
還珠樓主代表了民國武俠荒誕怪異的一派,他信奉呂祖的伍柳天仙法脈,融合神話、志怪、劍仙、武俠于一體,進行高度哲理化、藝術化的想象發揮,尤其是各種劍仙神術、奇幻法寶,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大氣魄,為中國小說界的千古奇觀。對后世武俠作家影響巨大,幾乎無人可以企及。
一九六〇年二月,還珠樓主躺在床上,開始口授《杜甫》,由秘書侯增記錄。斷斷續續,到一九六一年二月,終于完成了作品初稿。當侯增用工整的鋼筆小楷,錄下關于杜甫“窮愁潦倒,病死舟中”那一段描寫時,父親對母親說:“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果然,到了第三天,即二月二十一日,父親溘然離開了人間,享年五十九歲,恰與杜甫同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