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其四大喜劇為:《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劇為:《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莎士比亞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后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仆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后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回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后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
威廉·莎士比亞,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
要、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海瑟薇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后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1601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所有戲劇家的作品。
更多簡介↓
收起簡介↑
莎士比亞作品集
莎士比亞作品共有書籍 20 部